在麵糰與泡沫之間,學會把日子慢慢咬;好兵帥克:口令先喝湯,再上路,走散就到啤酒館集合

人物故事

Stories about people

返回列表頁

2025.10.17

在麵糰與泡沫之間,學會把日子慢慢咬;好兵帥克:口令先喝湯,再上路,走散就到啤酒館集合

✦ 在麵糰與泡沫之間,學會把日子慢慢咬
好兵帥克:口令先喝湯,再上路,走散就到啤酒館集合

「在捷克,湯是開場、啤酒是節奏、麵糰是靈魂,咖啡館則是城市的客廳。」

如果你正把捷克(特別是布拉格、與庫倫洛夫)列入下一趟旅程,這篇就是你的餐桌+咖啡館使用說明「輕鬆讀完,馬上能點菜、選店、融入在地的吃法與步調。」

 

❍ 為什麼捷克「一定要這樣吃」? ❍
白天用力吃,晚上把心情留給街燈

 

【中午是主菜時間】早餐多半簡單(麵包+抹醬或冷盤),午餐(Oběd)才是一天重頭戲 —— 常見「湯+主菜」的兩段式套餐。晚餐回到輕鬆小食或前一步的剩菜,這就是捷克人把力氣留給白天的生活方式。

【濃湯信仰】一年四季都喝湯。蒜味湯(česnečka)或時蔬濃湯上桌,感覺像是把暖氣先喝進胃。

【肉+醬+麵糰的三拍子】盤面少見生菜,重點是大塊大塊的肉、厚實醬汁、麵糰(knedlíky),把靈魂都吸起來。

【啤酒不是配角】捷克是世界啤酒消費冠軍區域之一,「先點啤酒」是走進餐館的自然動作;泡沫厚薄甚至都有講究。

【步調很慢食】餐廳不太催桌、結帳要招手,因為吃飯本來就不該趕。

 

❍ 怎麼選店,怎麼坐?|捷克餐飲形式 ❍
一間喝酒,一間寫字,一間讓奶油安慰人

 

• Hospoda(啤酒館)
主打家常菜與生啤。桌子常共桌型,坐下就點一杯淡色拉格(pils),再加一份主菜,吃到麵糰把醬收乾那刻最在地。

• Kavárna(咖啡館)
布拉格的第三波咖啡很強,從 Vinohrady、KarlínHolešovice 各有腔調。白天精品手沖、夜晚搖身成小酒吧很常見。部分店家有「筆電時段」或插座禮儀,想長坐記得點續杯、避開尖峰。

• Pekárna(烘焙坊)
捷克甜點與麵包不花俏,奶油、堅果、蜂蜜的樸實組合最能代表日常。

 

代表日常的「捷式美味清單」:
鹹的和甜的談戀愛,胃最懂門當戶對

 

1. Svíčková na smetaně(奶油蔬菜醬燴牛)
特色:牛肉片+濃厚的胡蘿蔔根莖奶油醬+麵糰,旁邊常擺蔓越莓與鮮奶油。
小話:「捷克把『咸食+果香』這件事,玩到剛剛好。」
 

2. Vepřo-knedlo-zelo(烤豬肉×麵糰×酸菜)
特色:國民組合。酸菜提酸香、麵糰吸肉汁,三角關係穩定到像老夫老妻。
小話:「別急著吃肉,先讓麵糰跟醬談戀愛。」
 

3. Guláš s knedlíkem(古拉什+麵糰)
特色:比你想像更溫柔的牛肉燉菜,紅椒粉與洋蔥把甜味緩緩推上來。
小話:「麵糰是官方指定的『吸醬容器』。」
 

4. Smažák(炸起司)
特色:金黃厚片炸乳酪+塔塔醬,外脆內牽絲,是夜晚最療癒的罪惡小吃。
小話:「你以為是速食,其實是芝士信徒的聖餐。」
 

5. Bramboráky(馬鈴薯餅)
特色:蒜與馬郁蘭香氣直接衝上來,邊走邊咬也超合理。
小話:「防寒靠圍巾,暖胃靠它。」
 

6. Polévka(各式湯品)
特色:蒜湯、牛肚湯、野菇湯……捷克的「第一拍」。
小話:「餐前來一碗,等於幫靈魂先鋪好棉被。」
 

7. Koláč / Medovník(甜點)
特色:果醬或乳酪的鄉村派/多層蜂蜜蛋糕。
小話:「觀光區常見的捲捲甜圈 trdelník 比較像過路零食,甜點本體還在烘焙坊。」
 

8. Pivo & Kofola(啤酒與可樂之外的可樂)
特色:清爽拉格是王道;Kofola 是在地風味汽水,草本香氣、甜度較低。
小話:「先啤酒,後咖啡,再來一杯 Kofola 結尾 —— 今天夠在地了。」
 

✦奶油蔬菜醬燴牛 Svíčková na smetaně
✦烤豬肉×麵糰×酸菜 Vepřo-knedlo-zelo
✦捷克可樂 Kofola

❍ 啤酒小劇場:點「泡沫」也是學問 ❍
泡厚一點,世界就不那麼難;薄一點,路還長

捷克生啤除了酒體,泡沫厚薄是另一門語言:
有的滿杯泡綿、有的半杯綿密、有的僅薄薄一層。別緊張,照你喜歡的口感說明,酒保會懂 —— 這裡把啤酒當專業手藝對待,你的杯子也會被尊重。

✦捷克生啤酒

點餐與結帳小抄請收好
說一聲請,再說一聲謝;時間像熱氣緩緩上升。

❏ 水與麵包多半要收費:服務生問你「still or sparkling?」,就是在問要哪種瓶裝水。麵包籃上桌不一定免費。
❏ 乾杯要「對眼」:碰杯時看著對方眼睛說 Na zdraví!(祝健康),是禮貌也是社交。
❏ 小費怎麼給:現金或刷卡都行,習慣是把含小費的總數直接講給服務生(約 5–10%)。
❏ 慢就是禮貌:不會主動催桌,想結帳要招手或說 Zaplatím,prosím(我要結帳,謝謝)。
 

❍ 咖啡館散步路線(Prague ver.) ❍
不踩雷的挑店邏輯:

✧ EMA Espresso Bar ✧
《#極簡站吧|輕烘焙與好拉花的標準答案》

布拉格第三波的招牌之一:明亮吧檯、輕烘焙路線、奶咖與濾泡都俐落好喝。多個據點,旅途中不怕錯過。更棒的是「不提供紙杯」的永續做法,內用、外帶都請自備杯或使用店內杯具 —— 咖啡好喝、理念也很型。

✦EMA Espresso Bar

✧ Café Louvre ✧
《#羅浮咖啡|百年歷史與氛圍兼具》

卡夫卡也曾在這喝咖啡!挑高天花板與古典風格氛圍,配上一杯維也納咖啡鐵與閃電泡芙, 如果預算許可,可以點個法式油封鴨,好好感受舊歐洲的靜謐與浪漫。

✦羅浮咖啡廳 

✧ Můj šálek kávy ✧
《#有點遠但很值得|烘豆廠直送的日常神隊友》

doubleshot 自家烘焙的本部咖啡館,吧檯節奏穩、豆單選擇多,從手沖、batch brew 到義式都表現安定;白天也有輕食早午餐,適合把筆電收起來、專心跟一杯濾泡約會,散步順道喝最剛好。

✦Můj šálek kávy

✧ Café Slavia ✧
《#牛肉韃靼 #樹莓啤酒|布拉格人的宵夜場》

這間咖啡館就在國家劇院旁,許多當地人看完歌劇會來這裡續攤。招牌牛肉韃靼淋上松露美乃滋,香氣迷人,即使不愛生食的人也會改觀。再搭一杯 Malinove pivo(樹莓啤酒),果香清爽,是深夜微醺的完美句點。

✦Café Slavia

✧ CAFÉ IMPERIAL ✧
《#在歷史裡啜飲一口悠然與浪漫|時間停駐的咖啡香》

布拉格帝國咖啡館是一段寫在舊城裡的篇章,也是旅人與詩人共享的安靜角落。陽光透過高窗灑落在古老陶瓷上,杯中熱騰咖啡香混著可頌奶油氣息,任思緒隨拉丁詩集翻動,城市喧囂隔在門外。

✦帝國咖啡館

餐廳照片取自網路

🁢 隨身口袋捷克語(點餐版)
說對一個詞,陌生人就多了一點親戚味

✦ Dám si(我要來一份)

✦ Pivo, prosím(請給我啤酒)

✦ Zaplatím, prosím(我要結帳,謝謝)

✦ Je to v pořádku(不用找了/可以了)

 

❝ 把步伐調到慢播,故事會自己靠過來 ❞

把錢花在午餐主菜+咖啡館,是最能感到在地風味與生活節奏的投資。
別趕,捷克的好吃,常常在第三口才開花。
如果時間夠,去皮爾森(Pilsen)喝一杯源頭拉格回憶會更深。

行程推薦漫訪奧地利 × 捷克|啜飲甜點與啤酒 · 微醺舊城浪漫


誠真旅行 Real One Travel

「旅行誠真,旅夢成真」
將旅行的夢想,交付誠真
讓旅行不單是遊程,而是圓夢和感動!